商業
關燈
小
中
大
商業
裴元珩從前在林欽那兒看過姚、黎二州知州的信, 對他們也有些了解。被分到這等偏遠之地,再高傲的性子也都被抹平了,兩位知州早已學會了心平氣和, 為官多年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。
先前裴元珩處置的那些昆州一帶的鄉紳地主中,有幾個還同這二人有些往來。不過事出之後, 二人一個比一個老實, 連問都不敢問一聲,可見是個識時務的。裴元珩不指望他們能像商止、像顧槿安一樣聰慧能幹, 只希望他們能聽話,不拖後腿。
否則, 他的兵也不是吃白飯的。
姚州知州大概是與姚州有緣,他自己也姓姚,此刻得知晉王竟然跟著士兵一塊兒擴建河道, 立馬慌慌張張地州城趕過來迎接。
老天爺啊,他從未想過自己跟晉王這麽快相見,甚至都不希望他們二人有生之年能見面。
就藩的藩王按理來說不該私自出藩地的,但是昆州與姚州一帶是在太偏遠,壓根沒人願意管他們這些地方;並且姚知州也不敢跟晉王叫板,來的路上便特意囑咐了身邊人,不該說的一個字也不許說,否則誰也保不住他們。
等姚知州真見到了晉王,嚇得腿肚子都在微微打顫了:“不知王爺駕臨, 有失遠迎, 還望王爺恕罪!”
他心裏已經七上八下了, 王爺這回過來,該不會為了收拾他們姚州的鄉紳的吧?他只圖安穩, 可不希望自己治下起任何波瀾。原本姚知州也沒這麽慫的,但是誰讓晉王在昆州已經無法無天了呢?半個月之前晉王身邊的屬官還特意跑過來嚇了他一遭,姚知州已經徹底被嚇壞了。
萬幸晉王沒有提別的,只說:“本王來這回只是為了河口一事,因不放心別人主持,只好自己親自盯著。”
姚知州只怕這句話別有用意,不是不放心被人,可能是不放心他,覺得他會糊弄了事。不過,只要是不為了隱田一切都好說,姚知州劫後餘生地露出了慶幸地笑容:“原來是為了這事。”
顧槿安在後面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。
要不還能為什麽什麽事?經過前面那次短暫相處,顧槿安已經看出來了,這位姚知州並不聰明,又或許是自暴自棄懶得聰慧。反正不論如何,只要聽話就行。
姚知州轉頭帶著他們去了州城外的渡口。
這邊原就有渡口,只是規模太小,這陣子在此基礎上加以擴建,又添了許多臨時停靠的地方,另有幾個客棧商館拔地而起,已經建了一大半,即將完工。渡口處也有零星幾只船迎來送往,只是貨物並不多,大多都是載人的。
即便擴建,仍可見荒涼,姚知州謹慎地瞅了瞅晉王:“此處渡口是有,然船只不多,連做生意的小販都不樂意來此。”
位置偏遠,生意難做,父母官越是扶持越覺得心酸。他不知道晉王究竟為何如此執著於擴建渡口,挖深河道,總覺得這是一樁吃力不討好的賣賣。
裴元珩細致得考察過,此處河道足夠運送大宗貨船,聽完了姚知州的顧慮他也沒放在心上:“不妨事,日後便有了。”
姚知州摸了摸鼻子,他是怕日後沒有生意,到時候著急的是王爺您啊。分明是貧瘠之地,錢也沒多少,非得折騰這些幹嘛?老老實實種地都比經商來得劃算。
裴元珩並未在姚州停留多久,帶著姚知州跟顧槿安還有一隊侍衛沿著瀘水北上,一路望過去,確認船只可以通行之後才撤了回去。
顧槿安則逆流而上,留在了瀘州。瀘州那個渡口才是最要緊的,只要此處的渡口修好了,回頭他們的船只才可以暢通無阻。
孫知州早就在此等候顧槿安了,得知他過來後,歡歡喜喜地將自己新得的古畫給翻了出來,渡口要緊,但是忙裏偷閑鑒賞古畫的功夫還是有的。
他那兩個兒子這會兒倒是沒有再跟孫知州搶,乖乖下去種地了。
孫知州明白自己兩個兒子大抵是沒有科舉入仕的本事的,他也不算是什麽能耐的父親,在朝中更有政敵,日後即便將兒子扶上官場,也會有人拿著他們不是進士出身一事明嘲暗諷。難得晉王給了他希望,只要兒子能把握這次送上門的功勞,日後前途自然不差。
顧槿安看到孫知州興沖沖地捧著古畫過來,無奈地笑了笑,但還得打起精神應付。
另一邊,姚知州回去之後本想休息,但見到晉王還在給渡口收尾,自己又不好意思先走,於是趕緊勸道:“王爺不如先回去休息片刻吧,趕了這麽久的路應當也累了。”
裴元珩頭都沒擡:“你自己先回去吧。”
姚知州陷入了沈默,您老不回去,我怎麽敢休息?
終究還是苦熬著陪了晉王一天,想他作為堂堂知州多年養尊處優的,哪裏受過這等罪?好不容易回府,立馬讓人端來一盆熱水,泡腳泡得一臉滿足。
姚知州的管家在旁看著也心疼,雖然他們家老爺貌似無所事事,但是作為忠心耿耿的管家,他還是覺得老爺日理萬機。老爺今日都累成這樣了,明兒還得繼續應酬晉王,想想就覺得痛心!
他苦著一張臉:“也不知道王爺到底折騰什麽?”
姚知州諱莫如深:“可不能在外說這些。”
管家道:“這是自然。”
他也不是糊塗蛋。
姚知州嘆口氣,接過管家遞過來的茶水:“為著渡口折騰些也無妨,我最擔心王爺惦記著隱田一事,那才是真要命。王爺帶著兵過來,該殺的殺,該砍的砍,他是痛快了,可是等他們回了昆州之後我這個知州的日子肯定不好過。”
他做老好人做慣了,不覺得自己能壓得住人。
老好人就是容易被欺負。之前京城那邊有個老友來信,說讓他盯著晉王,還蠱.惑他投靠太子,還道日後太子登基總少不了有他的好處。姚知州至今想起此事仍覺得好笑,這些人是拿自己當傻子不成?他盯著晉王,他有幾個膽子敢盯著晉王?
晉王若是一個不如意,就跟在靈璧縣一樣直接將他給砍了,誰能給他做主?
討好太子未必能得長遠,但是敬著晉王肯定能保住小命,只是這日子過得也忒累了。
姚知州過了兩天的苦日子,沒多久又收到了黎州知州的信,嘲笑他被晉王盯上,花了這麽多錢修渡口,也不知道這錢扔進水裏能不能聽個響聲。
姚知州怒目切齒。
他不樂意建渡口是一回事,被人笑話又是另外一回事,姚知州拋卻了平日裏的禮數,開始怒噴對方寡聞少見,還言之鑿鑿地表示,姚州得了渡口必能跟隨晉王扶搖直上。
其實寫完這些姚知州自己也不信,再看一遍越發覺得虧心,於是閉著眼睛裝進了信封裏。虧心就虧心吧,不爭饅頭爭口氣,為了自己的面子他還是將信捎給對方了。
待黎州知州收到回信之後,很是不客氣地嘲笑了兩聲。
且嘴硬吧,等到這些錢都打水漂就知道厲害了。幸好晉王挑中了姚州,沒有對著黎州耍心思,否則他還真不知道如何招架。
因有裴元珩日夜緊盯,又有陳徊水跟商止他們在後方日夜兼程地造船,不過一個多月,兩地的渡口便都建好了。
這日,足足六艘滿載貨物的商船從昆州出發,沿水而上,自姚洲、瀘州一路是駛向中原跟江南。
林欽站在晉王身側,看到這些貨船入水之後,心神也動蕩了起來。
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,昆州一帶的作坊近日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,經商大人手的流水更叫人心驚,他當了一輩子的知州也沒見過這麽多的錢。這些作坊逐漸惠及百姓,昆州一帶乃至周邊不少女眷都開始自發來作坊報名,但凡入了作坊便包吃包住,還有工錢拿,手腳快的女眷每日掙的不比外頭做工的男子少。
昆州似乎真的不一樣了,林欽雖然知道很難,但是心中還是在暗暗期待,會不會有朝一日他們昆州也能成為小江南呢?難歸難,但是看著旁邊胸有成竹的晉王,林欽總還是覺得自己可以期待一下。
新一批價值昂貴的貨物下水之後,裴元珩還沒忘記發展新業務。這條水路既然打通了,那就該正經用上。
這邊的別的不多,山貨是足夠的,尤其是菌子。他那個火鍋店如今被秦朗經營的有聲有色,正好再添一批新菜。
於是自這日起,裴元珩便在民間收購了不少食用菌跟山貨,更有不少百姓家中制的火腿,曬幹之後照例運到京城。還別說,這些地方特產自帶風味,尤其是菌子,這等山珍清炒都能把人香迷糊,自從在酒樓露面之後便一直備受歡迎。
沒多久,受人所托的林欽跟姚知州都派人過來打探消息,詢問裴元珩這生意旁人能不能做。
昆州、姚州一帶的特產、山貨眾多,先前是沒人惦記,也沒有出售的門路。眼下晉王給他們打了個樣,本地不少商賈心思也活泛了,於是托關系讓人試探晉王的意思。
他們還沒忘記晉王不好惹,生怕得罪了人家。
而林欽跟姚知州對此上心,也是為了整個州城都能跟著喝湯。
裴元珩倒是無所謂,旁人願意上進他是樂見其成的:“這河道既然開了,便沒有能不能用一說,只要賣的東西別砸了自己的招牌,一切隨意。”
裴元珩也就叮囑一句,其實哪些山貨能吃,哪些不能吃,本地人比他懂多了。
裴元珩給了確切回覆之後,兩地的不少商賈都開始伺機而動。商船有限,於是便開始先招人借來應急,不過他們自己的船也該抓緊做起來了,總不能一直雇別人的。
最高興的是兩地的百姓,平常去山裏采摘留給自家吃的東西如今竟然能賣錢,而且價格也不低,可是讓不少人都賺了一筆。
起初只是山貨,後來多了普洱茶、多了滇紅、多了石斛天麻、多了幹花、多了各種果脯……兩地的商賈從前只是沒法將貨物運出去,如今有了水路後豁然開朗。論及做生意,他們也不比別處的商人差,這些東西倒騰去外地之後沒多久便賣光了。
一旦商賈們發現哪些東西能賺錢,都不用裴元珩再去點化,他們自個兒就知道該如何開作坊炮制這些商貨了。
姚知州做夢也沒想到一切能這麽順,更沒想到自己竟然真能跟著晉王喝湯。
驚喜過後,他還沒忘記一件事——寫信炫耀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裴元珩從前在林欽那兒看過姚、黎二州知州的信, 對他們也有些了解。被分到這等偏遠之地,再高傲的性子也都被抹平了,兩位知州早已學會了心平氣和, 為官多年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。
先前裴元珩處置的那些昆州一帶的鄉紳地主中,有幾個還同這二人有些往來。不過事出之後, 二人一個比一個老實, 連問都不敢問一聲,可見是個識時務的。裴元珩不指望他們能像商止、像顧槿安一樣聰慧能幹, 只希望他們能聽話,不拖後腿。
否則, 他的兵也不是吃白飯的。
姚州知州大概是與姚州有緣,他自己也姓姚,此刻得知晉王竟然跟著士兵一塊兒擴建河道, 立馬慌慌張張地州城趕過來迎接。
老天爺啊,他從未想過自己跟晉王這麽快相見,甚至都不希望他們二人有生之年能見面。
就藩的藩王按理來說不該私自出藩地的,但是昆州與姚州一帶是在太偏遠,壓根沒人願意管他們這些地方;並且姚知州也不敢跟晉王叫板,來的路上便特意囑咐了身邊人,不該說的一個字也不許說,否則誰也保不住他們。
等姚知州真見到了晉王,嚇得腿肚子都在微微打顫了:“不知王爺駕臨, 有失遠迎, 還望王爺恕罪!”
他心裏已經七上八下了, 王爺這回過來,該不會為了收拾他們姚州的鄉紳的吧?他只圖安穩, 可不希望自己治下起任何波瀾。原本姚知州也沒這麽慫的,但是誰讓晉王在昆州已經無法無天了呢?半個月之前晉王身邊的屬官還特意跑過來嚇了他一遭,姚知州已經徹底被嚇壞了。
萬幸晉王沒有提別的,只說:“本王來這回只是為了河口一事,因不放心別人主持,只好自己親自盯著。”
姚知州只怕這句話別有用意,不是不放心被人,可能是不放心他,覺得他會糊弄了事。不過,只要是不為了隱田一切都好說,姚知州劫後餘生地露出了慶幸地笑容:“原來是為了這事。”
顧槿安在後面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。
要不還能為什麽什麽事?經過前面那次短暫相處,顧槿安已經看出來了,這位姚知州並不聰明,又或許是自暴自棄懶得聰慧。反正不論如何,只要聽話就行。
姚知州轉頭帶著他們去了州城外的渡口。
這邊原就有渡口,只是規模太小,這陣子在此基礎上加以擴建,又添了許多臨時停靠的地方,另有幾個客棧商館拔地而起,已經建了一大半,即將完工。渡口處也有零星幾只船迎來送往,只是貨物並不多,大多都是載人的。
即便擴建,仍可見荒涼,姚知州謹慎地瞅了瞅晉王:“此處渡口是有,然船只不多,連做生意的小販都不樂意來此。”
位置偏遠,生意難做,父母官越是扶持越覺得心酸。他不知道晉王究竟為何如此執著於擴建渡口,挖深河道,總覺得這是一樁吃力不討好的賣賣。
裴元珩細致得考察過,此處河道足夠運送大宗貨船,聽完了姚知州的顧慮他也沒放在心上:“不妨事,日後便有了。”
姚知州摸了摸鼻子,他是怕日後沒有生意,到時候著急的是王爺您啊。分明是貧瘠之地,錢也沒多少,非得折騰這些幹嘛?老老實實種地都比經商來得劃算。
裴元珩並未在姚州停留多久,帶著姚知州跟顧槿安還有一隊侍衛沿著瀘水北上,一路望過去,確認船只可以通行之後才撤了回去。
顧槿安則逆流而上,留在了瀘州。瀘州那個渡口才是最要緊的,只要此處的渡口修好了,回頭他們的船只才可以暢通無阻。
孫知州早就在此等候顧槿安了,得知他過來後,歡歡喜喜地將自己新得的古畫給翻了出來,渡口要緊,但是忙裏偷閑鑒賞古畫的功夫還是有的。
他那兩個兒子這會兒倒是沒有再跟孫知州搶,乖乖下去種地了。
孫知州明白自己兩個兒子大抵是沒有科舉入仕的本事的,他也不算是什麽能耐的父親,在朝中更有政敵,日後即便將兒子扶上官場,也會有人拿著他們不是進士出身一事明嘲暗諷。難得晉王給了他希望,只要兒子能把握這次送上門的功勞,日後前途自然不差。
顧槿安看到孫知州興沖沖地捧著古畫過來,無奈地笑了笑,但還得打起精神應付。
另一邊,姚知州回去之後本想休息,但見到晉王還在給渡口收尾,自己又不好意思先走,於是趕緊勸道:“王爺不如先回去休息片刻吧,趕了這麽久的路應當也累了。”
裴元珩頭都沒擡:“你自己先回去吧。”
姚知州陷入了沈默,您老不回去,我怎麽敢休息?
終究還是苦熬著陪了晉王一天,想他作為堂堂知州多年養尊處優的,哪裏受過這等罪?好不容易回府,立馬讓人端來一盆熱水,泡腳泡得一臉滿足。
姚知州的管家在旁看著也心疼,雖然他們家老爺貌似無所事事,但是作為忠心耿耿的管家,他還是覺得老爺日理萬機。老爺今日都累成這樣了,明兒還得繼續應酬晉王,想想就覺得痛心!
他苦著一張臉:“也不知道王爺到底折騰什麽?”
姚知州諱莫如深:“可不能在外說這些。”
管家道:“這是自然。”
他也不是糊塗蛋。
姚知州嘆口氣,接過管家遞過來的茶水:“為著渡口折騰些也無妨,我最擔心王爺惦記著隱田一事,那才是真要命。王爺帶著兵過來,該殺的殺,該砍的砍,他是痛快了,可是等他們回了昆州之後我這個知州的日子肯定不好過。”
他做老好人做慣了,不覺得自己能壓得住人。
老好人就是容易被欺負。之前京城那邊有個老友來信,說讓他盯著晉王,還蠱.惑他投靠太子,還道日後太子登基總少不了有他的好處。姚知州至今想起此事仍覺得好笑,這些人是拿自己當傻子不成?他盯著晉王,他有幾個膽子敢盯著晉王?
晉王若是一個不如意,就跟在靈璧縣一樣直接將他給砍了,誰能給他做主?
討好太子未必能得長遠,但是敬著晉王肯定能保住小命,只是這日子過得也忒累了。
姚知州過了兩天的苦日子,沒多久又收到了黎州知州的信,嘲笑他被晉王盯上,花了這麽多錢修渡口,也不知道這錢扔進水裏能不能聽個響聲。
姚知州怒目切齒。
他不樂意建渡口是一回事,被人笑話又是另外一回事,姚知州拋卻了平日裏的禮數,開始怒噴對方寡聞少見,還言之鑿鑿地表示,姚州得了渡口必能跟隨晉王扶搖直上。
其實寫完這些姚知州自己也不信,再看一遍越發覺得虧心,於是閉著眼睛裝進了信封裏。虧心就虧心吧,不爭饅頭爭口氣,為了自己的面子他還是將信捎給對方了。
待黎州知州收到回信之後,很是不客氣地嘲笑了兩聲。
且嘴硬吧,等到這些錢都打水漂就知道厲害了。幸好晉王挑中了姚州,沒有對著黎州耍心思,否則他還真不知道如何招架。
因有裴元珩日夜緊盯,又有陳徊水跟商止他們在後方日夜兼程地造船,不過一個多月,兩地的渡口便都建好了。
這日,足足六艘滿載貨物的商船從昆州出發,沿水而上,自姚洲、瀘州一路是駛向中原跟江南。
林欽站在晉王身側,看到這些貨船入水之後,心神也動蕩了起來。
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,昆州一帶的作坊近日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,經商大人手的流水更叫人心驚,他當了一輩子的知州也沒見過這麽多的錢。這些作坊逐漸惠及百姓,昆州一帶乃至周邊不少女眷都開始自發來作坊報名,但凡入了作坊便包吃包住,還有工錢拿,手腳快的女眷每日掙的不比外頭做工的男子少。
昆州似乎真的不一樣了,林欽雖然知道很難,但是心中還是在暗暗期待,會不會有朝一日他們昆州也能成為小江南呢?難歸難,但是看著旁邊胸有成竹的晉王,林欽總還是覺得自己可以期待一下。
新一批價值昂貴的貨物下水之後,裴元珩還沒忘記發展新業務。這條水路既然打通了,那就該正經用上。
這邊的別的不多,山貨是足夠的,尤其是菌子。他那個火鍋店如今被秦朗經營的有聲有色,正好再添一批新菜。
於是自這日起,裴元珩便在民間收購了不少食用菌跟山貨,更有不少百姓家中制的火腿,曬幹之後照例運到京城。還別說,這些地方特產自帶風味,尤其是菌子,這等山珍清炒都能把人香迷糊,自從在酒樓露面之後便一直備受歡迎。
沒多久,受人所托的林欽跟姚知州都派人過來打探消息,詢問裴元珩這生意旁人能不能做。
昆州、姚州一帶的特產、山貨眾多,先前是沒人惦記,也沒有出售的門路。眼下晉王給他們打了個樣,本地不少商賈心思也活泛了,於是托關系讓人試探晉王的意思。
他們還沒忘記晉王不好惹,生怕得罪了人家。
而林欽跟姚知州對此上心,也是為了整個州城都能跟著喝湯。
裴元珩倒是無所謂,旁人願意上進他是樂見其成的:“這河道既然開了,便沒有能不能用一說,只要賣的東西別砸了自己的招牌,一切隨意。”
裴元珩也就叮囑一句,其實哪些山貨能吃,哪些不能吃,本地人比他懂多了。
裴元珩給了確切回覆之後,兩地的不少商賈都開始伺機而動。商船有限,於是便開始先招人借來應急,不過他們自己的船也該抓緊做起來了,總不能一直雇別人的。
最高興的是兩地的百姓,平常去山裏采摘留給自家吃的東西如今竟然能賣錢,而且價格也不低,可是讓不少人都賺了一筆。
起初只是山貨,後來多了普洱茶、多了滇紅、多了石斛天麻、多了幹花、多了各種果脯……兩地的商賈從前只是沒法將貨物運出去,如今有了水路後豁然開朗。論及做生意,他們也不比別處的商人差,這些東西倒騰去外地之後沒多久便賣光了。
一旦商賈們發現哪些東西能賺錢,都不用裴元珩再去點化,他們自個兒就知道該如何開作坊炮制這些商貨了。
姚知州做夢也沒想到一切能這麽順,更沒想到自己竟然真能跟著晉王喝湯。
驚喜過後,他還沒忘記一件事——寫信炫耀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